排除东海争端,促进地区合作共谋发展

7/12/2017| 16:26

以“东海:合作共促地区安全与发展”为主题的第九届东海问题国际研讨会11月29日在胡志明市正式闭幕。

第九届东海问题国际研讨会场景。(图片来源:越通社)

此研讨会提出了要寻求全面、长久、持续的办法,排除障碍和解决争端,建立互信和合作关系,促进具备战略性的东海发展成为和平、稳定、发展的海域的观点。

从国际法和国际关系角度就东海的重要性、有关各方利益和东海近期争端等问题进行讨论是会议的一贯目标,旨在增进公众对东海相关问题的本质的了解,进而向有关国家和相关国家政府提出建议,以加强合作。通过该渠道,越南重申基于国际法及历史依据,坚持通过和平途径解决海上争端。

坦率、客观、科学与求实是2009年首次召开的东海问题国际研讨会的一贯方针。今年的研讨会上,与会代表积极讨论,寻求排除障碍和解决争端,建立互信与合作关系的措施,旨在维护给地区各国带来发展繁荣巨大机会的海域——东海和平稳定。

与会代表大多数认为,2017年,东海局势基本上没有发生严重动荡。值得注意的是,海牙常设仲裁法院仲裁庭就菲律宾起诉中国仲裁案作出裁决后,东海局势向好变化。最令人乐观的是,严重的海上碰撞事件今年比去年少。

 不过,各国对历史及遵守国际法的立场和认识的差异仍然是巨大的障碍,也是威胁东海和平、安全、稳定的潜在因素。与此同时,本地区非传统安全挑战也在抬头并日益加剧。亚太地区国防开支增长速度为世界之最。2016年为4500亿美元,比2015年增加4.6%。

与会代表认为,2017年东海局势表面平静,但隐藏着复杂难测的危机。各国对历史持有不同的观点、现场发展情况和国际法没有得到充分履行是东海紧张局势升级的主要原因。除了传统安全威胁,东海还面临气候变化、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海盗、恐怖分子等非传统安全威胁。面对这一状况,法律在维护东海和平、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国际法现在可能是未完整的,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但依然是维护世界秩序的重要基础。

越南外交学院院长阮武松在研讨会闭幕式上发言。(图片来源:越通社)​ 

学者们认为,各国应致力于寻找一个统一的理解,而不是钻国际法的漏洞,谋取东海利益,在解释和履行国际法时避免“双重标准”。美国、中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东盟等东海利益相关方应在本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东盟和中国已通过《东海行为准则》(COC)框架,但要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 COC仍要克服重重困难。另外,各国应认真执行国际法庭的裁决,承担国际责任。

从法律、科学的角度进行历史研究、分析、评估将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不是使问题复杂化,而是全球化世界的必然趋势。越南先后四次举办东海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也是基于上述目标。

前越南外交部副部长黎功奉对此表示严重关切。他说:“各方加强防务能力,加强与伙伴的合作,一方面协助各国力量保护其利益,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导致战略竞争,特别是经济竞争、军事竞争加剧。”

关于如何避免东海陷入可能威胁整个地区“安全生态系统”的无序与冲突漩涡,与会代表特别强调了采取全面、长久、持续的颁发,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提及解决冲突,维护东海和平、稳定问题,河内国家大学下属社科与人文大学校长范光明博士认为,东盟与中国最近达成“东海行为准则” (COC) 框架协议是标志着面向缓和该战略航线紧张局势进程迈出的一大步。不过,确保“准则”能成为有效、切实的法律工具仍需要时间。该过程主要依赖有关各方的政治意志。

澳大利亚国防学院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东海问题资深研究专家塞耶(Carlyle Thayer)

澳大利亚国防学院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东海问题资深研究专家塞耶(Carlyle Thayer)赞同范光明博士的观点,并表示,有关各方要不断培育战略互信,进而就维护东海和平、安全、稳定达成共识。

塞耶说:“我希望我们将共同找到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决办法。东盟和中国应就行为准则进行谈判。这是为了长远的未来而必须要走的行程,因此,东盟和中国要就行为准则进行对话,甚至要采取基于明确国家地理位置的原则。”

作为积极和负责任的东盟成员国,特别是与东海有直接利益的国家,越南坚持奉行全方位、多样化的外交路线,边合作边斗争,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以通过尊重国际法的和平方式解决冲突。越方代表在此次东海问题国际研讨会上发表的意见和报告等贡献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一切都是面向实现排除东海障碍和争端,促进地区合作共谋发展的目标。

从法律、科学的角度进行历史研究、分析、评估将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不是使问题复杂化,而是全球化世界的必然趋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