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各朝代皇帝对黄沙与长沙诸岛的保卫战略
6/10/2017| 9:55许多世纪以来,越南各朝代皇帝已采取了英明的战略旨在肯定和维护黄沙与长沙诸岛的主权。
阮朝水军的战船 (模仿)
黎圣宗皇帝通过地图肯定黄沙与长沙诸岛主权
依据《大越史记全书》,从1467年起,黎圣宗国王已命令各地方对山水地形进行调查并画图。其两次要求各部护明细规定由当地官职递交的资料以编制成大越领土完整地图。
《宏德版图》一书于1469年末编写完成,以后多次补充,包括全国和各地区地图,其中包括海域、黄沙以及长沙诸岛,这已比较全面地体现大越国家十五世纪末的面貌。
《宏德版图》一书的出现说明,黄沙和长沙归属大越的主权。后黎朝打败中国明朝以后,非常重视国家边界的划定,肯定领土主权,其中包括海岛区域。
根据《宏德版图》,杜伯,字公道已编辑《天南四志路图书全集》(1630 – 1653), 第一册提及广义府地貌,地图上注明部分提及金沙滩即今日的黄沙与长沙诸岛。
《宏德版图》
阮朝皇帝通过“黄沙”和“北海” 队控制黄沙与长沙诸岛
据许多历史资料表明,在阮朝在塘中时期(1558 – 1783), 越人通过“黄沙”和”北海”队的活动连续不断,和平地对黄沙与长沙两个诸岛实施自己的主权。
在《海外记事》(中国,于1696年编辑)记载:前国王时期已有“黄沙”队的活动。而《府遍杂录》(1776年编辑),《大南寔錄前编》(1821年);《天南四志路图书》(1686年)等书都提及“黄沙”队的活动。
尤其是,在《府遍杂录》中,黎贵敦博学家已经记录 “之前阮朝的黄沙队指定维持70个人,派安永乡人补充进去,每年三月份领取调动命令单,带粮食足以六个月食用,使用5个小船,出海三天三夜就到此岛”这是重要的历史凭证肯定在十七下半世纪“黄沙”和“北海”队已开始成立并实现越人对黄沙和长沙两个群岛的主权。
《天南四志路图书全集》
依据古书资料,如:舆地志、大南寔錄前编、大南一統志,“黄沙”,“北海”队的任务无比繁重,不仅关于经济、资源开发等领域而且还负责水程检查、测量和探测、维护黄沙与长沙诸岛。“黄沙”带领人是 “负责队”以及“民兵”成员。这是政府指派到国家边界担任特殊位置。因此,“黄沙”和“长沙”在阮朝时期是一个国家组织的现身,不仅具有着民事性和军事性,而且还具有东海经济-国防的功能。
这样,由政府成立、维持活动的“黄沙”, “北海”队已经明确肯定,黄沙与长沙诸岛从久以来就是越南领土的组成部分。
西山王朝巩固黄沙与长沙诸岛主权
继承阮朝代的发展,在西山时期,维护与开发岛屿等工作还正常维持。
经四年起义(1771)并从广义到平顺控制(名义上还属于黎朝),西山政府已恢复黄沙队以开发丰富的天然资源并对黄沙与长沙诸岛维护主权。
在西山朝代,黄沙队-专业性半军事力量-指定数量为70个人并全部选择安永乡的人民,每年二月领取调动命令单,带粮食足以六个月食用,使用5个小船到黄沙、长沙收集沉船的货物,寻找海物和留下到八月份才回去,到富春城缴纳。
西山王朝
西山时期的一个新特征,光中和光瓒皇帝还招纳一些被清朝追踪并在东海上流浪的华人,他们被称为“乌船”(通过光中王的乌船诏谕),让他们管辖、维护西山朝的东海区域为了跟踪情况,防必清朝人、阮映军人和海贼。这是西山朝的重要和高效的一个政策。
西山朝还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造制火力强的大军舰为了加强主权的实施能力。在圣宇记书中,魏元(1794-1857)描述: 西山之船比清朝之船高和大并船上放置多枪,多年在海面上维护并如清军遇到也难以打败。
这是肯定西山水军力量实际上能控制海上交通路线并是东海上群岛,其中包括黄沙和长沙两个群岛的主人的一个凭证。
嘉龙王第一次允许在黄沙审查和测量水程
就在登上宝座之后,于1803年,嘉龙王已重新设定黄沙队,这是阮朝以来的主权实施的高效力量。
在嘉龙时期,黄沙队海负责水程审查、测量,绘出黄沙群岛地图并探测、看管远海区域、呈报海贼情况。
大南寔錄正编第一期,第50册,第6页,第十四年嘉龙(1815)记录: “二月,指派黄沙队即范光影到黄沙探测海路”。
大南寔錄正编第一期,第50册
1816年,大南寔錄正编第一期,第52册,记录嘉龙王开始指派水兵和广义民兵到黄沙探测和测量水程。陪同民夫是对黄沙水程了解的人。嘉龙开始指派水兵到黄沙的原因由于在与西山战争时期的西方士官对东海管理问题特别关注。
与嘉龙皇帝配合工作的法国人包括:Jean Baptiste Chaigneau,Taberd主教在西方古资料中已编写清楚,肯定嘉龙皇帝正式确立越南在黄沙诸岛上的主权。
可以说,嘉龙朝水军第一次对黄沙水程的探测和测量工作是再确立和实施越南在此群岛上的主权的非常重要里程碑。
明命王设置万里黄沙区,加强海军力量
到明命时期,我国成为强盛的一个国家,邻邦国都钦佩,遥远的西方国家多次来到设立友好和睦关系。以此权力和地位,明命已下令水军力量继续管理、在各海岛上肯定主权,尤其是万里黄沙区(之前黄沙与长沙诸岛的统称和通用叫法)。
在明命时期,出海居民造船技术的改进已深广地落实。不仅重视提高数量,而国王还要求提高船舶种类。锯钦定大南会典事例书,戊子年(1828) 国王对当地的各类船舶定额(指定应造制的船舶数量)。
继着嘉龙时期对黄沙与长沙诸岛主权的实施活动
明命皇帝也改变水军的规制,他对每种船舶的尺寸和样式确定,在全国境内统一,让各造船厂按此标准造船。特别是,明命按法国人的样式下令造铜船和轮船。
明命皇帝对造船行业的重视不仅服务经济、贸易、技术发展的目的,而还建设雄厚的水军力量。该水军队伍的力量和能力强,能确立、维护海岛主权。甚至在1839年,他还下令参考西方国家的资料以编辑水战训练书,水战地图,让后交兵士操演、训练。
继着嘉龙时期对黄沙与长沙诸岛主权的实施活动,在明命时期,船舶在万里黄沙的巡查、考察、测量按例在春天举行。依照不同的资料,此活动在6个月内实施,虽然有的年因大风、大台风,要晚一些出发,但各船的任务不变。
特别是,除了海上开发、巡查外,在癸巳(1833)年,乙未(1835)年、丙申(1836)年,明命皇帝还建设祭祀地点(庙、寺庙),种树、起柱、纪念碑。
除了主权维护活动、海洋资源开发外,明命皇帝还下令水军担任救护、协助任何国家在我国海域上遇难的船舶的任务。例如丙申(1836)年,已救助一个在黄沙遇到台风的英国商船,救命90个人到平定海岸提供粮食、饮水、药物让他们回国。
这些表示明命皇帝不仅继承而且还把各朝代的海岛战略艺术发展到新水平;加强东海上越南国家力量,进一步加强包括黄沙与长沙在内的国家主权。其充分表明,东海上的神圣领土区域永远属于越南。
(对外通信局翻译)
阮朝水军的战船 (模仿)